|
視覺藝術科 課程目標 1. 透過加強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賞析技巧,培養學生的評賞能力。
2. 透過學習藝術知識,不同的視覺藝術表現、物料和技術,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及培養不斷探索和試驗的正面態度。
3. 透過學習詮釋視覺藝術作品,培養評賞藝術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。
4. 讓學生學習不同的藝術媒介及技能,例如:版畫、素描、雕塑、攝影、動畫…提供多元化的藝術經驗。
 |
 |
 |
推行科本學習群觀課 |
P.6 普普藝術結合本地文化的平面創作 |
推行塗鴉藝術Graffiti Art |
以學生為主導—推行主題式及探究式學習 本科配合教育家瑞克歐的教學理念,各級推行主題式學習,內容取材自孩子的生活、文化及成長物,着重啟發小朋友的創意及探究精神,引發學習興趣。本校各級全面推行主題式單元教學,每個課題設有評賞教學,著重學生藝術評賞的能力。另外,課程有橫向及縱向發展,強調學生學習藝術知識:視覺元素及組織原理,發展學生的創造力。
本校的視藝科涵蓋多元化的藝術媒介及技能,包涵繪畫、版畫、混合媒界、立體雕塑等等,高年級設有多媒體教學,推行攝影及Stop Motion動畫創作,提供多元化的藝術經驗。
 |
 |
 |
P.4的攝影教學 |
P.2「耀眼的昆蟲」繪畫創作 |
P.5 青花紙瓷之香風貌 |
視覺藝術科特色 本科旨在提升學生的創意思維、文化認知及評賞能力。本科課程內容多元化,所有年級推行主題式單元設計教學,課程方面,本校課程內容涵蓋繪畫、設計、版畫、雕塑、攝影及動畫等等不同藝術範籌,著重學生接觸多元的藝術知識與經驗,並透過不斷優化教學計劃來提升學生的藝術技能 。此外,本校推行校本編製的視藝教材,內容均由教師因應課程內容製訂,讓學生更有效學習。
本校更為藝術表現卓越的學生特設拔尖高、低年級組的「視藝小精英」專項培訓,讓學生接觸不同媒介創作,並積極參加校外比賽及參觀活動,讓學生擴闊眼界,提升自信心,此外,本校開設豐富及元化的課後視藝活動班,包括:塗鴉藝術班Graffiti Art Class、水墨畫高中低班、校園化妝師班、兒童畫A及B班等等,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藝術活動。
除了上述的活動,本科亦積極推行科務活動、參加校外視藝比賽、參觀展覽、「藝術爸媽計劃」、舉辦大型學生作品展等,期望讓學生獲得廣闊及豐富的視覺藝術經驗。 五、「創意學生獎勵計劃」Art Passport 帶動學校的藝術氛圍,推行獎勵計劃是一個十分有效的好方法。由2018年開始,本校推行「創意學生獎勵計劃」以獎勵的形式,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藝術活動及藝術創作,學生參加藝術展覽參觀、比賽、創作、活動等等,均能獲得印章,有效提升學生對藝術活動的投入性和參與度,藉此帶動校園藝術氛圍。
六、教師專業發展及對外分享的概況 本校的視藝老師積極參與校外課程設計計劃,透過開放課堂、教學成果分享會,促進校內外視藝教學和專業協作文化,與同工分享藝術教學的成果。
分享項目
|
主辦機構
|
內容
|
《香港美術教育期刊》
「網上教學」期刊訪問
|
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|
本校視藝科主任—洪清雅老師獲邀受訪《香港美術教育期刊》「網上教學」,分享停課期間的網上視藝教學推行的心得與經驗。 |
「第六屆」創意學生獎勵計劃—「停課不停創」教學分享會 |
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|
本校視藝科主任—洪清雅老師獲邀出席「停課不停創」教學分享會分享教師,分享停課期間的網上視藝教學推行的心得與經驗。 |
1819年度教育局小學視覺藝術科專業學習社群(PLC) 開放課堂
|
教育局(藝術教育發組)
|
本校視藝科主任—洪清雅老師獲教育局邀請,開放P.5視覺藝術課課程,當天共有來自25間小學的視藝科科主任及教育局人員到校觀課,觀課完結後,進行教學反思及分享。 |
1819年度教育局小學視覺藝術科專業學習社群
|
教育局(藝術教育發組) |
由教育局藝術教育發展組策劃,本校視覺藝術科科主任是參與學習群的成員,藉此優化校本課程,以加強對課程設計及實踐的能力。 |
香港藝術館「與藝術家同接觸」計劃分享 |
香港藝術館「與藝術家同接觸」計劃分享 |
本校視藝科主任—洪清雅老師獲邀出席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處主辦、香港藝術館及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協辦的「藝術先導計劃:與藝術家同接觸」的分享嘉賓,分享教學成果,出版刊物及簡會對外分享成果,促進了校內外教學和專業協作文化的發展。 |

香港藝術館「與藝術家同接觸」計劃分享 香港藝術館「與藝術家同接觸」計劃分享
|